如同任何切割工艺一样,有很多变量会对等离子切割机切割的质量造成影响。其中一些变量包括:
1、割炬类型;2、割炬校准;3、耗材条件;4、电弧电压或切割高度
5、气体类型;6、气体纯度;7、气压与气流 ;8、材料厚度
9、材料成分;10、表面条件;11、切割安培数;12、割嘴尺寸;13、切割速度(即机器行进速度)
这些变量中的大多数之间存在依存关系。这就意味着,如若更改一个变量,即会对其他变量造成影响。要弄明白如何解决等离子切割机切割质量问题并非易事,因此,我们汇总出以下信息,为您提供用以处理某些典型切割质量问题的常用解决方案。首先,选择最为重要的条件:
1、切割角度
2、切割平面度
3、表面粗糙度
4、挂渣
建议使用的切割参数通常可实现最佳切割质量,因此请参阅系统上的切割数据手册,了解建议使用的参数设置。条件有时会发生变化,需要进行略微调整。在这种情况下:
&小幅度、渐进式地对气流和气压进行更改。
&以 1 伏特增量为单位调整电弧电压,根据需要上下调整。
&最多以 5% 增量为单位调整切割速度,直至条件有所改善。
切割角度
负切割角度
如若某一部件的顶部尺寸大于底部尺寸,则将形成“负”切割角度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:
1、割炬未对准
2、材料弯曲或翘曲
3、耗材磨损或损坏
4、电弧电压偏低和/或
5、切割速度过慢
正切割角度
如若顶部尺寸大于底部尺寸,则将形成“正”切割角度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通常有:
1、割炬未校准
2、材料弯曲或翘曲
3、耗材磨损或损坏
4、电弧电压偏高
5、切割速度过快
6、安培数设置不当
切割平面度
圆顶和圆底
通常只有在切割不足 1/4 英寸 (6mm) 厚的偏薄材料时才会发生这种情况。这种情况往往由所用电流(安培数)对于材料厚度过大而引起。
上边缘切割过低
发生在切割面各边向内弯曲的情况下;用割炬进行切割时距离材料过近造成这种状况的可能性最大。给定材料厚度所对应的电弧电压过低时,即会发生这种情况。
表面光洁度
加工过程产生的粗糙度
如若在切割面上看到一致的凹凸不平,且可能仅出现在一个轴中,则存在加工过程产生的可能性。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:
&耗材磨损或损坏
&气流过高。
机器产生粗糙度
如若切割面上的凹凸不平不一致,且通常限于一个轴,则是由于机器运动产生的粗糙度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:
&机器导轨、滚轮、齿条和/或小齿轮脏污
&导轨失准
&滚轮或轴承磨损、损坏或松动。
挂渣
产生挂渣。很多因素可能会对挂渣性能造成影响。现代等离子系统具备非常广泛的无渣切割范围,因此如若开始看到部件上形成挂渣,则通常表明有地方出现了问题。存在多种不同种类的挂渣,其中包括高速挂渣、低速挂渣和顶渣。
高速挂渣
当挂渣偏小,而以焊接或轧制形式出现在切割部件底面上时,这种情况通常因切割速度过快而造成。此类挂渣很难清除,可能需要进行打磨。通常会伴随产生“S 型”延迟线,这种现象同样表明切割速度过快。此外,另请查看电弧电压是否过高。
低速挂渣
低速挂渣可在切割部件底面上形成较大的球体,但其通常很容易瞬间消失。尝试提速和/或调高电弧压力,以便增加切割高度。
顶渣
呈飞溅状出现在部件顶部,通常易于清除。往往与切割速度过快或切割高度过高(高电弧电压)相关。
间歇挂渣
如若挂渣不一致,出现在部件顶部或底部,则检查耗材是否耗尽。
影响挂渣的其他因素:
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对挂渣形成造成影响,多数与材料本身相关。其中可能包括材料温度、过厚的氧化皮或锈迹等表面条件以及材料成分。例如,碳含量高的合金通常更容易形成挂渣。
考量等离子切割机切割质量的时候,一定是要综合考虑的,因为影响等离子切割机切割质量的因素太多,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出决定。